靈龍舞蹈團創作「牽‧不牽手」,表演場域有強烈視覺設計。(靈龍舞蹈團提供)
2021/10/09 09:31
〔記者洪瑞琴/台南報導〕而當疫情過後,人們是否能再次回到彼此守候的距離?靈龍舞蹈團2021年度創作以「牽‧不牽手─Distant」為主題,透過月老與婆姐等喜神擬人化的穿引及牽動,融合當今病毒侵擾議題,在傳統元素與當代思維的碰撞中,以生動反諷的情節演繹對社會的關注與思考。
靈龍巡迴展演將於10月23、24日在台南文化中心原生劇場,11月6日在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實驗劇場演出。
藝術總監黃麗華表示,疫情當下,造成生活上諸多的紛擾,人與人之間也更為疏離,於是生活中人際間的和諧也就更顯重要,這也是此次創作的核心發想,探討的是人性疏離的現象,並透過喜神的大視野,藉以審視真實與荒謬並置的現代生活。
這次舞作由新銳編舞家羅立安與許辰擔任編創,他們都曾參與許多國際巡演與跨國編創合作,具有開闊的藝術視野,作品各具特色,且在多位優秀舞者的詮釋下,以細緻而飽滿的情緒帶出作品豐厚的張力。
特別的是,舞作以微故事敘述的鋪陳,跨越現代舞抽象的刻板印象,在跳脫時空框架下,月老、婆姐將以亦古亦今的創新造型下凡塵,為演出揭開序幕帶起戲劇高潮。
黃麗華表示,舞碼融入珍貴的傳統民俗素材,如婆姐藝陣的特殊肢體語彙、布袋戲操偶的手部語彙,都會運用並轉化為現代舞肢體的方式來呈現,在東方畫面與西方肢體的碰撞下,展現新肢體語彙,表演場域中會以一個深邃又巨大的紅線視覺結構,來隱喻浮世人生起伏莫測的邂逅,在紅線密佈與疏離的縱放下,營造虛實更迭的場景,令人震撼的視覺情境。
疫情過後,人的距離緊密或疏離,靈龍舞蹈團創作「牽‧不牽手」以創新舞作詮釋。(靈龍舞蹈團提供)
靈龍舞蹈團創作「牽‧不牽手」,現代舞傳統民俗素材。(靈龍舞蹈團提供)
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
點我下載APP
按我看活動辦法